相关资讯

多热才叫热? 解读GPU、显存的“高温焦虑”

发布日期:2025-07-05 11:00    点击次数:138

目前很多用户对显卡温度有点过度焦虑。显卡到手,就折腾降低核心电压、频率,调高风扇转速,一旦显卡核心温度超过70度就觉得太热,到80度更是觉得天都塌了,这般操作正常吗?显卡发热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显卡的发热大户——GPU和显存

GPU核心和显存的初始工作频率越来越高,例如,NVIDIA的高端GPU频率甚至逼近3GHz,虽然制造工艺在不断进步,功耗不断降低,但由于GPU的晶体管数量不断扩大,抵消了先进工艺带来的优势,GPU发热量也仍然较高。目前显卡的散热器规模也越来越大,也是说明显卡的发热量不小,即便是RTX5060这样的中端甜品卡,也大多使用三风扇散热方案,那么GPU和显存的温度要控制在什么水平才算正常?

这是一张热成像图, 显卡在工作时,围绕着GPU区域温度最高。但是温度显示来看,显卡正面温度最高仅42.4℃,我们可以判断显卡的散热器是很给力的,正面的风扇送风功不可没。

从上往下俯视显卡,发现金属散热鳍片传导了GPU和显存的热量,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达到60度左右,但GPU部分(图中红色三角形的位置)和显存的区域温度也相对较高, GPU和显存真实的温度会比测量的表面值略高。

再看显卡的背面,相对高温的部分也明显是GPU和显存区域,这里没有散热器辅助,完全经过PCB电路板来传导热量,背板温度低于散热片的温度,为55.4℃。

接下来我们从GPU核心和显存颗粒两个方面去探究一下它们最高的工作温度。

GPU可耐多高的工作温度?

GPU温度多高算正常?对于GPU工作的极限温度,NVIDIA并没有明确公布,不过从NVIDIA的RTX5090 FE显卡的GPU温度,我们或许可以看出端倪。

上图的曲线是NVIDIA RTX5090采用原厂液金散热和散热硅脂时的GPU温度,橙色为液金导热的温度,最高温度不超过78℃,我们可以理解为,RTX5090 GPU温度低于80℃都能正常工作。理论上RTX50系列其它显卡的GPU发热量不会大于核心规模最大的RTX5090,也就是说,RTX50系GPU温度通常不会高于80℃。

我们可以通过监控软件,调用GPU、显存的温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显卡的工作温度,以便我们随时了解显卡的工作状态。

监测GPU、显存温度可以用的软件比较多,包括GPU-Z、HWinfo、微星小飞机(Afterburner)等监测/超频软件。

以GPU-Z为例,可以检测的数据包括GPU、显存的频率、温度、风扇转速、占用率等信息。我们拿一片RTX5060显卡为例,在GPU满载时温度为60.8℃,显存温度为66℃,风扇转速为37%,算是温度控制得不错。

甜品级消费卡5060系列,GPU温度通常都不会超过65℃,所以在关注GPU温度时,除了自己实测,还可以参考一下周围其他人的评测,了解自己显卡型号GPU的大致温度范围。

GPU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影响如下表:

除了GPU温度和显存温度,在显卡上还有一个温度数据,就是热点温度。热点温度(HotSpot温度)通常代表GPU芯片内部最热区域的温度,通常数值会远高于GPU的整体温度,二者之间差别一般超过10℃。

热点温度和GPU温度的差值,代表了显卡散热效率,尽管这个数值和GPU、散热器效率等多个因素有关,但是大家通常还是喜欢把这个差值作为显卡散热是否良好的一个依据。根据使用经验,这个差值在15-25℃都算正常的。但在NVIDIA 则删除了RTX 50系列Hot Spot热点温度传感器,GPU-Z、HWinfo等工具会显示为无效的255℃,新版GPU-Z在50系显卡上已经不再显示这一参数,但在RTX40系及之前显卡上则依然能够正常显示。所以对于NVIDIA显卡尤其是50系显卡的用户来说,不必也不用过多关注热点温度。

显存温度多少算正常

那么,显存能耐多少℃的高温呢?部分显存颗粒的生产厂家,给出了FBGA颗粒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在0-85℃。以Hynix为例,GDDR6显存的工作温度区间就是在0-85℃。

我们手上这片微星MSI GeForce RTX 5060 8G GAMING TRIO OC显卡采用三星的GDDR7 显存K4VAF325ZC-SC28,容量为16Gb。在三星官网没有标出这款显存颗粒的工作温度范围。但根据各种坊间资料,三星针对PC和游戏领域的DRAM颗粒工作温度范围是在-25 ℃~+85 ℃之间,而且这颗显存颗粒还会用在汽车领域,所以理论上工作温度范围会更宽,所以,我们认为无论是三星显存还是Hynix显存,只要温度不超85℃都是安全的。

我们使用FurMark对微星RTX5060魔龙显卡进行压力测试,实际GPU核心的温度稳定在61℃,显存温度66℃。在GPU、显存颗粒安全工作的温度范围内,也算是比较低的温度了。

影响显卡温度的几个因素

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对显卡的温度(GPU、显存)有较大的影响呢?

对于显卡本身来说,首先肯定是散热设计,常见的设计思路是增加导热效率,增加散热面积,增加空气流动。所以大面积的散热鳍片和热管传导效率显得尤其重要。

以手头这款微星RTX5060魔龙为例,使用耐腐蚀的镀镍铜底,搭配高效导热的相变硅脂,在GPU核心、显存、供电MOS及发热较大的芯片处,都能接触覆盖,快速导热。

散热片使用波浪鳍片,有更大的散热面积,并且能够降低风阻。加上UI方形热管的大量使用,增加和铜底及散热鳍片的接触面积,提升导热效率。

其次是风扇转速,提高通过散热鳍片的风量和风速,可以增加散热的效率,但简单粗暴增加转速提升散热的副作用也很明显,那就是噪音会增加,影响使用体验。所以使用暴力风扇来提升散热效率的方式并不可取,使用大风量静音风扇配合转速的策略更为重要,以达到散热效果和静音的均衡。

此外,改善机箱的风道,也可以提升散热效果,简单说就是冷空气进,热空气出,让冷空气从机箱的前面或下面进入,经过发热部件后,带走热量,然后从机箱的后面或上面排出,就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风道。

微星RTX5060魔龙显卡:低温和静音我都要

个人认为,显卡在全速工作时的静音尤其重要。试想,玩游戏时沉浸于紧张的战斗,却时时被狂暴的风扇噪音拉回现实,体验感打折;

调低风扇转速后,静音效果提升了,却又担心显卡散热效率低,影响显卡的使用寿命。如果散热和静音如果能够兼得,那就再好不过。

微星RTX5060魔龙使用暴风7 风扇,配合大风量低转速的策略,确保风量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控制噪音。

实际测试中,微星RTX5060魔龙在GPU满载的情况下,风扇转速仅37%,实测风扇的噪音不到50分贝,静音效果很不错,同时,GPU温度控制在61℃左右,显存温度在66℃,也保证了显卡的低温运行。在散热和静音之间了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总结

当前虽然GPU和显存是整个显卡中的发热大户,但实际上消费者只要了解GPU、显存的工作温度范围,就不会再为温度而焦虑,毕竟主流厂商在温度控制和使用寿命方面都还是有保障的。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关注GPU和显存的温度,只要在合理范围,放心使用即可,遇到温度升高的情况,需要排查原因并及时解决,避免显卡因为长时间的高温环境下工作,带来不可逆的硬件损坏。

实名推荐微星GeForce RTX5060魔龙显卡,在温度和静音方面都控制得不错,毕竟温度和静音的均衡对我来说更加重要。